当前位置:评测网 > 资讯 > 正文

北大侠客行 中国唯一连续运营20多年的网游:竟还有人在玩

导语:这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6年,当时它还是一台“电脑”,被广泛称为“电脑”。很多人大概只在电视和书上看到过。也是在1996年,中国互联网刚刚走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大门,开始在普通用户中发展。据统计,全国上网用户只有2万多人,使用的网络是拨号连接,速度只有56K。也是在这

这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6年,当时它还是一台“电脑”,被广泛称为“电脑”。很多人大概只在电视和书上看到过。

也是在1996年,中国互联网刚刚走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大门,开始在普通用户中发展。据统计,全国上网用户只有2万多人,使用的网络是拨号连接,速度只有56K。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款网络游戏诞生了:没有图片,只有全屏角色,没有所见即所得的用户界面,所有操作都依赖于用户输入指令——这款游戏是今天MMORPG的起源,但也是时代的眼泪。

很多人都听说过它的名字——MUD,曾经著名的“网络MUD”,也知道它是一款用文字描述场景和人物动作的古老网络游戏。很多人认为是被当时也被称为“图形泥”的MMORPG彻底打败,2000年后退出了时代的舞台。

但实际上,MUD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过了近20年没有间断的历程,仍然以其“文字游戏”的独特优势保持着生命力。

MUD是一款怎样的游戏?MUD和现在的网游有什么区别?谁还在玩?本文将从中国第一部MUD《骑士》开始,探索这个神秘而壮丽的古代王国。

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前途未卜…

北大侠客诞生于1996年,因采用方从北美带回的xkx码而得名,服务器设置在当年北大东门物理楼的一台服务器上。

《侠客行》最初是方留学期间玩台湾省的MUD《东方故事2》时,不满台湾省的游戏《东方故事2》,当时被称为武侠MUD,加入了很多玄幻元素。

以“我行我素”的心态,当时包括方在内的5人团队,根据金庸小说改编了一部中国MUD《侠客行》,在华语玩家中引起轰动。

后来因为方北美团队运营的《骑士》源代码被黑泄露,北美的《骑士》团队选择了主动开源来应对源代码泄露。

开源后,“骑士”的代码迅速传到中国,“北大骑士”也成为当时国内刚起步的MUD军的一员。今天,它也成为中国大陆最古老的网络游戏。

今天的北大侠客,依然继承了MUD时期的传统,用输入代码来带动游戏。游戏中没有有意义的图像,所有的场景和动作都是通过文字描述呈现的。现在玩家进入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在一张四个场景的小地图上,一圈一圈的熟悉每个指令的用法。

图中所有英文都是互动说明

从第一个简单的小场景,玩家可以看到MUD和现代MMORPG的区别。“看”类似于冒险益智游戏中的“调查”指令,可以与游戏中的大多数场景进行交互。其实MUD中基于“调查”的拼图玩法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问某人”的对话命令。关于ath。”也使得MUD和MMORPG之间的对话有了明显的界限。

除了最基本的“调查”之外,MUD还利用文字的优势,制作了大量可以通过特别行动推广的剧情。在单机游戏或MMORPG中,玩家可以执行的动作通常被简化为不与环境互动的“表情动作”和通常只会破坏环境的“战斗动作”。MUD游戏可以玩的自由度更高,因为没有自由图形交互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以说MUD是跑团和MMORPG的产物。由上百条指令而不是几个简单的按键控制的丰富人物动作和文字组成的互动场景,让游戏在“自由”的层面上甚至超越沙盒游戏成为“自由”的代表。

新手任务流程中的小场景

同时,依靠文字游戏极低的内存占用,MUD的地图架构可以在不考虑内存调用模型渲染客户端体积问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作用。经过20多年的不断维护和更新,北大侠客拥有数量庞大的地图场景,覆盖了整个中国古代。

在主要位置和分支路线上也有大量类似“刘秀山庄”的次要场景

《北大骑士》作为一款网络游戏,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存在感的“主要任务”。

新手任务引导玩家进入江湖后,北大侠客更注重模拟“世界感”。玩家在游戏中的行动不是由明确的目标驱动的,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的。想成为英雄的人可以四面八方的仗剑侠义,想成为反派的人也有办法在游戏中杀人,增加利润。他们甚至可以选择以大内心鹰犬的身份加入朝廷。

追求《独孤九剑》《龙之十八掌》等绝世武功,寻找《倚天屠龙记》《黑铁重剑》等江湖神兵,全靠玩家自己的意志。

或许你会发现,这些描述多年来被无数武侠网游当作宣传词,但往往是挂羊头卖狗肉,最终还是会回到数字竞争的老路。在《北大侠客》里,这些描写都是真实的。

在北大侠客20年的不断更新中,玩家可以在世界各个角落找到精心制作的支线任务,体验类似威客或者上古卷轴的,与堆积任务线的网游有本质区别。

但是,“北大侠客”说到底也是数值游戏。作为一款网络游戏,也是在大量的日常内容入门之后,支持玩家的主要内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北大侠客”的任务系统看起来就像是一部国产的网络游戏百科全书。

在MMORPG有大量常见的任务,如“护送”、“暗杀”、“护送”和“防卫”。其中一些是从MUD继承的,而另一些是MUD对MMORPG在过去20年中发明的新游戏的“反向引用”。

然而,MUD中的这些游戏与在线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是极其简化的日常任务,并且仅停留在为在线费率而存在的形式或纯填充游戏中。这些游戏更接近于给玩家提供一个更方便的系统来增强实力,让玩家更好的探索世界或者追求自己的目标。打个比方,更接近于《上古卷轴》中找螃蟹练习格挡的行为,不一定非要这样做,反而会更方便。

北大侠客还为玩家提供了大量的深度系统,供玩家中后期学习。从武术搭配到随机装备都有玄机。虽然这些系统最后都是以数值实现的,但是不付费的数值研究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北大侠客20年来在这方面做了比较深刻的工作。

而这种探索性的内容本身也是MUD最大的乐趣。

MUD独有的“描述性战斗”,虽然没有画面,但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高度的自由度,纯粹的武学风格,精深纯粹的修炼体系,这些都构成了MUD的乐趣,而这三点很难通过兼顾更多玩家,选择在风格、内容、平衡上妥协的游戏来实现。

如今的MUD依然沿袭着跑步组和CRPG的独特气质。他不在乎时代潮流,在浮躁的网络中默默维持着二十多年前的模样,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于是20多年后的今天,有怀旧的玩家沉迷于这个指令复杂的黑绿古元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可能在某些人眼里,就算有人玩MUD,也是一群守望者的一个很小的爱好,坚守自己的信仰,很孤独。现在还玩MUD的人,看起来都是“传统互联网文化的守望者”,但MUD并不是“等这些玩家不玩了,就彻底玩完了”。

甚至在2017年,每天都有人被吸引加入北大侠客这个大家庭。

在这些新人中,有“网金”和“王剑1”时代玩游戏的老枪。他们心中的武侠梦没有死,只是曾经承载他们武侠梦的游戏变质了,所以选择了MUD;还有90后还在读大学。他们应该已经和老游戏类型MUD相差了一代人,但是总有一些人在手游、网页游戏、网游之前,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网游的起源,并且迷上了。

这些人并不是每一个都能通过古代命令式操作的考验,但是时间长了,总会留下一些新人。

北大侠客的交流环境挺好的,怀旧。一方面,主力队员平均年龄确实高;另一方面,MUD已经传承了20年,一些源于中文网络的词汇仍然在MUD中流传。

“北侠”交换群中少于8位数的QQ号是主流,可以反映用户的年龄组

比如“北大骑士”的玩家群,有管理权限的人叫“奇才”,各种自动脚本和插件叫“机器”。这种完全不同于其他现代网络游戏的“经典网络词汇”,也体现了MUD玩家独特的文化生态。

传统的MUD使用大量的指令操作,使得游戏中的日常任务成为重复操作的重灾区。在一定程度上,MUD对理解用于任务或练习的机器人也是开放的,本质上是MUD自己编写的自动运行脚本。这使得很大一部分MUD玩家的日常交流变成了代码交流,吓跑了很多新人,但实际上MUD机器只用到了非常初级的编程技巧。

同时,MUD里的老玩家大概是所有网游里最友好最有帮助的玩家了。一方面,对于很多铁杆老玩家来说,新手在游戏中梦寐以求的宝物,在他们“十年技能”的加持下,只是唾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另一方面,老玩家很高兴看到新玩家加入游戏。

也许游戏本身对新手越不友好,游戏中的玩家对新手就越友好。

记忆和重生

我试图在MUD中寻找一些真正的新玩家,想看看是什么让他们回到了2017年游戏行业越来越追求真实感和精致化的最初的MUD。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我曾经在一篇关于“生存了十几年却火了的网游”的文章中提到,对于这种生命周期长的产品,新玩家运营十年后很难进入,更多的老玩家会回归。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玩家。34岁的蒋天有一个八位数的QQ号,以“1”开头。现在是IT行业从业者,也是“MUD新手”。

但这不是他第一次玩MUD。他告诉我,他最后一次踏入MUD是在15年前,当时他还是个大学生。十五年前的2002年,网络游戏还在石器时代和传说的世界里。MUD有点累了,但是仍然有可能对抗时尚粗糙的网络游戏。

当时还有点味道,现在看完风霜就回归自然了。江天解释了自己选择MUD的原因:“现在游戏里的各种系统都只是为了骗钱,给个名字。现在的游戏很蠢,太单调,MUD里的系统很丰富。”

这也是绝大多数MUD“新玩家”的情况,但是真正的新玩家很少。

还在事业黄金期的蒋天,很忙。他跟我随便聊了几句,然后就转到自己的工作上了。我也转身寻找下一个玩家。

小昭,我遇到的下一个球员,已经在曼联待了半年了。我找到她纯属巧合,因为她从来不主动在聊天群或者论坛里和其他玩家交流。

我是进MUD实地考察的时候认识她的。小昭不是十多年前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年轻网鸟。她来北大侠客有两个原因。第一,她有一个武侠梦。第二,她在手游和“土豪”比赛的时候很心痛。

现在有很多简化传统MUD的“文字手游”(这张图不是小昭当时玩的游戏)

看着金龙长大,一路玩《武林群侠传》和《仙剑奇侠传》,对武功的执念相当高。大学毕业后,她从《世界》到《九阴真镜》,由于工作无法承受大MMORPG的艰苦时间要求,她转向了手机游戏。她从来没有不愿意在一个好家庭里投资游戏。在游戏结束时代,她依赖大量。

“本来是没人玩的游戏。其实我现在也看得出来。”她回忆说:“那时候,我的脑子很热。后来想明白了,就把游戏删了。”

小昭现在正独自一人悄悄探索MUD的江湖。她使用了男名令狐,这是她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中主角的姓氏。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个真正的新人,一个对MUD已经过时的热情。

这个小哥哥连正经的电脑游戏都没玩过。他对网络游戏的印象一半来自于偶尔在网吧出现的“王者城市PK Winner为王”,另一半来自于网络小说。

他自称萧炎。你大概可以从这个名字猜出他平时的阅读喜好。

中专毕业,现在是电工。他家境不好。在玩MUD之前,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用工作后得到的智能手机看网络小说。他最喜欢的科目是幻想,真实,网游。虽然他自己不玩网游,但是他觉得小说里描述的网游是可以“理解”的,“网游应该是那样的。”

萧炎知道MUD起源于一部古代小说的作者序言。现在他已经忘了小说的名字,但这本书应该借鉴了MUD的很多情节。2015年正式联系MUD。当时据他说,“在网站上看新手花了一个月,越看越激动。这就是书上写的那种游戏。”

他不会写剧本,也不知道怎么编程。他在贴吧里要了一个手机的MUD程序,找到一个新开的MUD就开始了自己的MUD生涯。他在贴吧里几乎“玩遍”了源自当年开源代码的各种MUD,他的玩法就是全程使用大量人工输入完成繁琐的指令操作,乐此不疲。

萧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他玩的很多MUD都是实验服务器,非常不稳定,经常会毫无征兆的消失。然而,这仍未能阻止萧炎到处寻找泥浆的热情。他在玩一个三国题材的MUD,已经运营三个月了。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弹。

和小余聊到最后,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把MUD放到现在的VR里,是小说里的那种网游吗?”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评测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pcapqz.com/zixun/445676.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大黄蜂变形金刚 揭秘:《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是什么蜂? 下一篇:steam单机游戏 PK Steam!腾讯WeGame游戏分发平台来了